S

kill sharing

技术分享

兽药知识 | 兽用抗菌药的联合用药情形和治疗观点

阅读次数:846  发布时间:2022年09月28日

抗生素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,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。但随着细菌的耐药问题愈发严峻,合理规范的使用抗生素显得非常必要,也是应该长期遵循的准则。

抗菌药需要联用的情形

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的适应证:

病因未明/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;

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,以及多重/泛耐药菌感染;

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;

较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/病原菌生长特点不同;

联合用药可以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。

抗菌药联用治疗的观点

通过体外或动物试验验证,将抗菌药物分为:

1. 繁殖期杀菌剂:青霉素类、头孢菌素类、碳青霉烯类、氟喹诺酮类

2. 静止期杀菌剂:氨基糖苷类、多肽类、喹啉类

3. 快速抑菌剂:四环素类、氯霉素类、大环内酯类、林可胺类

4. 慢效抑菌剂:磺胺类

不同的联合用药可获「无关」、「相加」、「协同」、「拮抗」四种结果,联合用药的目的在于获得「协同」效应,至少获得「相加」,而避免出现「拮抗」效应。

图:杀菌药、抑菌药的常见药物及传统理论相互作用


第一、二类联合常可获得协同作用,原因在于第一类药物破坏了细菌的细胞壁,有利于第二类药物进入胞内作用于靶位。

第一类与第三类联合有发生拮抗的可能,因后者迅速抑制细菌生长而处于静止状态,可减弱前者的杀菌作用,因此传统观念认为两者不适宜联用。

需要特别提示的是:现在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明,β-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酰胺醇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,在治疗季节流行性肺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支气管扩张等引起的呼吸道病方面,具有一定的组织修复和药理作用的协同效应。

其作用机制除扩大抗菌谱外还可能与抗炎效应、破坏细菌的生物被膜,及参与免疫调节(如替米考星碱)等因素相关。在选择低剂量、长期服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慢阻肺、支气管扩张、滑液囊支原体等慢性疾病的同时,还可以表现明显的促生长作用。  

X
新华星二维码

新华星二维码